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1、品种
绿色水稻最终产品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以上(GB 1354-86),其外观、营养、卫生等品质指标需符合NY/T419-2000标准,一般考虑以下几点条件:
1.1米质优,能满足市场需求,包括食味、外观好、淀粉充实,少或无未熟的乳白米或要白米,精米率高。
1.2兼顾高产,要求抗性好、稳定性高、千粒重高、结实率高等高效特性。
1.3经严格检疫,定点繁育,作好引种试验,要求纯度高,杂质少,生活力强,种子由种子经营部门统一进行种子检验,统一种子处理,统一分配发送。
1.4品种应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主推品种:以临稻12为主。
2、耕作制度小麦//水稻一年两熟季4、播种育苗
3、播种育苗
3.1秧田选择:在绿色水稻原料生产基地规划垅段内按秧田与大田比例1:8留足秧田。要求背风向阳,壤质土,易排灌,不易受畜禽危害。
3.2秧田处理:播前15-30天耕翻,,每亩施足腐熟猪牛粪或沼气肥1000Kg作基肥,灌深水淹草灭虫,播前,平整秧板,播时要泥浆下种,播后压种。
3.3播期确:4月下旬播种。具体播种时间依据品种生育特性进行确定。
3.4稻种处理可直接用1%石灰水间歇浸种24小时,清水洗净,不用温水直接催芽露白播种。
4、大田移栽
4.1大田整地:二耕二耙一躺,做到上糊下实,田平如镜,每次耕耙可间隔7-10天,以利反复灭杀杂草。
4.2移栽苗龄:秧龄35天左右。4.5-5叶后开始移栽。
4.3移栽规格:亩插2-2.2万墩,4-5x6寸,基本苗6-8万。
4.4栽插方式:直插、匀插、浅插,避开大风大雨和烈日曝晒天气。
5、水管理
秧田:一叶一心前坚持畦前湿润,水不上畦(雨天水上畦护幼苗),如畦面开裂在午后或傍晚放一次跑马水,二叶展开后放遮泥水,以后加水控制2cm左右,保持浅水促分蘖,拔秧前三天,轻露一次诱发新根。旱床育秧,播种前要浇透畦面,湿润秧床,沟中无水或少许水,出苗前盘(床)土湿润,出苗后不旱不浇水。
大田:浅水返青,浅湿分蘖,够苗晒田,拔节孕穗期继续保持晒田,在倒二叶露尖时开始复水,做到浅水孕穗打苞,抽穗成熟期浅水抽穗,干湿灌浆壮籽,防止断水过早;黄熟落干,干田收割。
6、肥料管理
6.1.2沼气液肥、厩肥(猪牛栏粪)。
6.1.3农作物秸秆(稻草、豆秸、油菜秸等)过腹还田、人沼还田或堆沤还田,本田秸秆可直接覆盖还田。
6.1.4用人畜、粪便,把各类秸秆、山青、落叶等与少量无污染泥土堆混沤制。
6.1.5利用商品性生物有机肥、叶面肥,由专门部门监测地力配制或直接由批准的生产厂家调运。
6.2施肥
6.2.1稻田耕翻时,农家肥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其它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有机肥源。
6.2.2秧田基肥,在翻耕作畦时每亩施碳钱、磷肥各25-30kg作基肥。
6.2.3育秧期间三叶一心后,可多次少量施腐熟人粪尿水3-5担/亩。
可适量施用化肥,二叶一心断奶肥,每亩尿素3-5kg,移栽前一星期施送嫁肥,每亩施尿素3kg、硫酸钾5 kg。
6.2.4大田亩施钙镁磷肥25kg做基肥,抛栽前再用碳钱25kg或尿素4-5kg,硫酸钾4-5kg做面肥。
6.2.5分蘖期间,施足集肥,栽后5-6天,亩追施尿素5-6kg,硫酸钾5-6kg,栽后两周,若苗势差可补施尿素2-3kg,拔节孕穗期间,看苗追施促花保花肥,长势弱田亩施尿素2-3kg,硫酸钾3-4kg,抽穗成熟期施饱粒肥,破口期根据苗情施肥,一般亩施尿素2-5kg,若苗势较好可亩用磷酸二氧钾150g,尿素’0.5kg兑水60kg叶喷。
6.2.6禁止用城市垃圾、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肥料;禁止用未腐熟的人粪尿、猪牛栏粪、饼肥等,需高温50-55℃发酵5-7天;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和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全程施肥以有要肥、生物肥为主,无机化肥适补;禁用硝态氮。
6.2.7施肥后不应马上排水,安全排期7-10天,防肥份流失和造成污染。
6.2.8平衡施肥。要求有机氮化比无机氮化不超过1:toN:P:K=1:0.5:1,分蘖肥30%,穗粒肥10%。
7、植保措施
在病虫害防治上加强病虫测报,采用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统防统治,主要利和农业增施和生物防治来消灭病虫害。选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严格遵守国家飞《农药安全使用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禁止在水稻抽穗后或收割前30天内进行田间随意施药,保证遵守农药施用安全间隔期,禁用高毒、高残留及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药以及国家明令禁止在无公害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
7.1农业措施
7.1.1轮作换茬,消除病株残体,消除杂草,消灭病虫寄生场所。周边不栽种有利病虫转寄的作物。
7.1.2耕耙田后栽插前打涝干净田角边的浪渣,带出田外销毁,合理密植有利通风透光,可减少水稻纹枯病等菌源,减轻病害初发程度。
7.1.3在移栽前每亩施生石灰50-100Kg,用于大田杀菌消毒和增施钙肥。
7.1.4增施硅肥,可提高水稻抗瘟病、纹枯病的能力。
7.1.5提倡健身栽培,注重晒日,推广浅、湿、干间歇灌溉,做到后水不见前水,前次水自然落干2-3天后灌下次水,如上反复,少灌勤灌,使水稻生产清、秀、稳、健,提高抗性。
7.2保护天敌
7.3.2.8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药剂。为防病虫产生抗药性,一种化学制剂在生长期只能使用一次。
8、防除田间杂草
8.1秧田播种前或禾苗插曲前耕耙整田,可杀灭大量杂草,如杂草严重可提前15-20天整田,待草草了事重新生出再整田一次,2-3次耕耙能减少田间杂草的发生。
8.2稻苗栽插后7-10天,田间杂草开始大量发生,须人工耘禾,进行中耕除草,并用手拔除稗草。
8.3未腐熟的堆肥、厩肥、沤肥、粪肥、泥肥、秸杆等,会将杂草种子或草根带人田间,引发杂草丛生,应当避免使用。
9、收割与储运
9.1适时收获,及时抢晴收割。
9.2须分品种单割、单晒、单收、单储。
9.3搞好脱粒,防止造成污染。禁止地面碾压,影响米质。
9.4晒谷一律使用竹晒垫,禁止在沥青或水泥地面黄泥砂地面上晒谷,防止污染。
9.5稻谷储运用箩筐、专用麻袋、谷桶等物,运输工具要清扫干净,专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