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农副产品供求网

无公害蔬菜(番茄)

时间:2025-04-24 来源:  作者:

    一、生产技术措施
   (一)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栽培、春提早栽培选择抗病、耐低温弱光的品种;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长季节栽培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
   (二)育苗
    1、播种前的准备
    育苗设施: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营养土: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复合肥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要求孔隙度约60%,速效磷100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速效氮150mg/kg, pH6一7,营养土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cm。
播种床: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50mL,加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体散尽后播种。
    2、种子处理
消毒处理: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下述方法:(a)温汤浸种:把种子放人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b)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人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浸种催芽: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8小时后捞出洗净,在25℃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
    3、播种
    播种期: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播种量: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每667平方米栽培面积用种量20g一30g。
    播种方法:当催芽种子70%以上破嘴(露白)即可播种,夏秋育苗直接用消毒后种子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l0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找平床面,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营养土0.8cm-1.Ocm。每平方米苗床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防治碎倒病。冬春播种育苗床面上覆盖地膜,夏秋播种育苗床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
    4、苗期管理
环境调控:夏秋育苗要做好遮阳降温工作,冬春育苗要做好增光保温工作,分苗水要浇足。以后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
分苗:幼苗2叶1心时,进行分苗。分苗后以控水控肥为主。在秧苗3叶一4叶时,可结合苗情追提苗肥,结合防病喷600倍百菌清或500倍代森锰锌。在移栽前进行适当炼苗,早春育苗白天15℃-20℃,夜间10℃一5℃。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
    5、壮苗指标
冬春育苗,株高25cm,茎粗0.6cm以上,现大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夏秋育苗,4叶1心,株高15cm左右,茎粗0.4cm左右,25天以内育成。长季节栽培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秧苗。
   (四)定植前准备
    1、整地施基肥
基肥的施人量:磷肥为总施肥量的80%以上,氮肥和钾肥为总施肥量的50%-60%。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农家肥中的养分含量不足时用化肥补充。各地还应根据生育期长短和土壤肥力状况调整施肥量。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cm-30cm。
    2、棚室消毒
棚室在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667平主米设施用80%敌敌畏乳油250g拌上锯末,与2kg-3k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后无味时定植。
   (五)定植方法及密度
采用大小行栽培,一般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起垄后覆盖地膜,每垄栽2行。根据品种特性及栽培习惯,每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4000株。
   (六)田间管理
    1、环境调控
    温度
    缓苗期: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15℃。
    开花坐果期:白天20℃-26℃,夜间不低于10℃。
    结果期:8时-17时,22℃-28℃;17时-22时,20℃-13℃;22时-8时,13℃-7℃。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功能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每天揭开保温覆盖物,在保证棚温的条件下,尽量增加光照时间。有条件的可在白光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以补充光照。夏秋季节适当遮阳降温。
    空气湿度
    根据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缓苗期湿度控制在80%-90%、开花坐果期60%-70%、结果期50%-60%。生产上可通过覆盖地膜、滴灌或暗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二氧化碳
    冬春季节在结果期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设施内的浓度达到1000M1-1500M1/立方米,可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2、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指标
    浇水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及时浇水,3天一5天后浇缓苗水。冬春季节不浇明水,土壤相对湿度冬春季节保持65%-75%,夏秋季节保持在75%-85%,原则上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根据生育季节长短和生长状况及时追肥。扣除基肥部分后,分多次随水追施。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还应针对缺素的状况增加追肥的种类和数量。
    不允许使用的肥料
    在生产中不应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3、植株调整
    插架或吊蔓:用尼龙绳吊蔓或用细竹杆插架。
    整枝:番茄的整枝方法主要有三种,单杆整枝、一杆半整枝和双杆整枝,根据栽培密度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整枝方法,我市一般采用单杆整枝。
摘心、打底叶:当最上目标果穗开花时,留二片叶掐心,保留其上的侧枝。第一穗果进人绿熟期时,摘除其下全部叶片。及时摘除枯黄或有病斑的叶子和老叶。
    4、保果疏果
    在不适宜番茄坐果的季节,使用防落素、番茄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在灰霉病多发地区,应在溶液中加人腐霉利、速克灵等药剂防病。除樱桃番茄外,为保障产品质量应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果,摘除其余过大、过小和畸形果。
   (七)病虫害防治
    苗床主要病虫害:碎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蚜虫。
    田间主要病虫害: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青枯病、枯萎病、病毒病、蚜虫、潜叶蝇、白粉虱、烟粉虱、棉铃虫。
    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3、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品种。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提供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放风,调节不同生育时期的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采用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
    实行轮作制度。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块应实行水旱轮作或夏季灌水闷棚。
    科学施肥。实施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板结、退化。
    设施防护。在日光温室和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4、物理防治
    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内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30一40块。中、小拱棚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
    5、生物防治
    采用植物源农药如黎芦碱、苦参碱、印谏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蜡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6、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碎倒病、立枯病:除用苗床撒药土外,还可用恶霜灵+代森猛锌、霜霉威等药剂防治。
    灰霉病:优先采用百菌清、速克灵烟剂防治。
    早疫病:优先采用百菌清粉尘、百菌清烟剂,还可用代森锰锌、百菌清、春雷霉素+氢氧化铜、甲霜灵锰锌等药剂防治。
    晚疫病:优先采用百菌清粉尘、百菌清烟剂,还可用乙磷锰锌、恶霜灵+代森锰锌、霜霉威等药剂防治。
    叶霉病:优先采用春雷霉素+氢氧化铜粉尘剂,还可用武夷菌素、春雷霉素+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溃4疡病:用氢氧化铜、波尔多液、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
    病毒病:用盐酸吧琳肌•铜、植病灵乳油、83增抗剂等药剂防治。
    蚜虫、粉虱:用澳氰菊醋、毗虫琳、联苯菊醋、陡虫眯等药剂防治。
    潜叶蝇:阿维菌素、毒死蟀等药剂防治。
    7、合理施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8、不能施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在蔬菜生产上不应使用杀虫眯、氰化物、磷化铅、六六六、滴滴涕、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59)、苏化 203、杀螟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杀蜻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酞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和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二、采收
    果实由白转红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三、标志、包装、运输及贮藏
    1、经认证的无公害番茄,包装物上应标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生产者名称、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
    2、包装(箱、筐、袋)要求大小一致、牢固。包装容器应保持干燥、清洁、无污染。塑料箱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应按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分别包装。每批产品包装规格、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件包装的净含量不得超过10kg,误差不超过2%。
    4、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要清洁、无污染。运输中要注意防冻、防晒、防雨淋和通风换气。
    5、贮存应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防日晒、雨淋、冻害、病虫危害、机械损伤。贮存条件:番茄应保存在6-10℃,空气相对湿度90%。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本网概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