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稻施肥因地而异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根据夏季主要作物需肥特点, 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 制定了南方双季晚稻施肥建议。
施肥原则氮肥总量控制,分期施用,适当减少基肥、增加分蘖肥和穗肥。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硼和硅肥的配合施用。
施肥量及比例在目标产量500 公斤(每亩,下同)以上的田块,施用氮肥(折纯,下同)12~14 公斤,磷肥4~5 公斤,钾肥5~7 公斤;目标产量400~500 公斤的田块,施用氮肥10~12公斤,磷肥3~4公斤,钾肥4~6 公斤;产量水平400 公斤以下的田块,施用氮肥8~10 公斤,磷肥2~3 公斤,钾肥2~3公斤。
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3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 目标产量500公斤以上的田块, 钾肥的70%作为基肥,30%作为穗肥。
在常年秸秆还田的田块, 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缺锌、缺硼田块分别补施硫酸锌和硼砂各1公斤/亩; 适当施用硅肥,一般10公斤左右。
注意事项秸秆还田。早稻收获后,稻草全部原位直接均匀撒铺, 底肥与秸秆腐熟剂同时施后立即灌水泡田5~7 天, 免耕抛秧或用旋耕机旋耕整田插晚稻,平均每亩稻草还田量300~400公斤。
酸性土壤改良。在土壤pH≤5.5 的田块配合施用石灰或碱性土壤调理剂, 一般施用石灰50~70 公斤/亩。
增加耕层厚度。在耕层较薄的田块,要采取深耕措施,打破犁底层; 在过于肥沃的田块或潜育化稻田,要采取垄作栽培措施,既增加有效耕层,又协调水肥气热,促进水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