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保护性耕作技术
时间:2025-04-24 来源: 作者: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概述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机械化技术重点有四项内容,即:秸秆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深松技术。 二、适用范围 一是降水少、产量低而不稳、土壤相对肥沃的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二是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的土层相对较薄不宜深耕的残蚀耕地。 三、保护性耕作增产机理 一是减少地表径流,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水蚀。二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农作物生长。据美国内布拉斯加试验站测定,生育期内传统耕作蒸发量占降雨量的85%左右,而保护性耕作只占70%左右。三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培肥地力。四是有利于生态保护,增加蚯蚓数量。据中国农业大学在临汾的测定,传统翻耕地没有蚯蚓,而保护性耕作6年后的小麦深松覆盖与免耕覆盖地分别为3条和5条/平方米,连续10年的免耕覆盖地,蚯蚓数量增加到10-15条/平方米。 经多年实施结果,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有以下效益:减少径流(水分流失)60%,减少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减少风蚀(农田扬沙)60%,抑制沙尘暴;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增加休闲期土壤贮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提高0.03%,速效氮提高0.7毫克/千克,速效钾提高0.8毫克/千克。提高小麦、玉米产量13-17%;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0-30%。 四、垄作区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求及技术规程传统垄作形成了坚实的“犁底层”,使土壤透气、透水性差,体现不出垄作的优点。长期的实践,人们摸索总结出一套保墒、抗旱的扣种、懷种等种植新技术,形成以少耕免耕和“三深一精”为代表的机械化增产技术,其中“三深”所指:一为播种时种床深松,二为中耕时垄沟深松,三为化肥分层深施;“一精”指作物的精量播种。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度带,农作物种植多采用垄作形式。垄作也是保护耕地的一项措施:一是利于保持水分,垄作可以减缓坡耕地雨水径流,延长雨水入渗时间,起到拦截雨水保持水分的作用。二是提高积温,可以增加耕地表面面积,使土壤更多地接纳光照,提高地温,利于农作物生长、成熟。三是垄作可以加厚农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层,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 (一)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常用模式 1、玉米、大豆等宽垄作物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 (1)模式一:冬季留高茬(25厘米)过冬→春季重拖茬免耕播种→化学除草→苗期深松(1年1次)→中耕培土→收获。 主要做法:第一年作物收获后留高茬越冬,起防风积雪保土作用;第二年播种前用重拖拖茬,将根茬拖断,在原垄上用免耕播种机直接开沟接墒下种、深施底肥、合垄复土、镇压,待苗出齐后,适时机械深松、中耕培土(一般2遍)。机械深松要根据耕地板结程度而定,可以一年一松或隔年一松,也可以是秋季全方位深松、带状深松(只深松垄沟或只深松垄台),使土壤结构形成虚实并存的状态,达到作物生长供、需水平衡。 (2)模式二:留高茬(25厘米)过冬→春季灭茬免(少)耕播种→化学除草(配合人工除草)→苗期深松(1年1次)→中耕、追肥培土→收获。 主要做法:第一年作物收获后留高茬越冬,来年春季先灭茬;为灭茬后土壤不失墒,随即进行施肥播种、镇压。中耕时进行垄沟深松、苗期起垄(一般2-3遍)。按此模式耕作隔年进行一次全方位深松效果更好。这种作法适宜春季墒情好的地块。 (3)模式三:留高茬→秋季深松灭茬、分层施肥、起垄、仿形镇压→春季精量播种→化学灭草或苗间机械除草→隔3-4年全方位深松一次。 主要做法:作物收获后就立即整地,通过联合整地机一次完成深松、灭茬、深施底肥、仿形镇压。这种耕作方法有充足的时间,使土壤中水、肥、气、热各环境因素得以协调,可明显地提高肥效;仿形镇压可与整地同时进行,也可以用专用仿形镇压器进行镇压,镇压后土壤表层形成一个坚实层,防止冬春季耕地表土风蚀,同时使土壤结构形成下虚上实,有利于保墒和来年播种;配以精量播种技术,增产效果最好。按此模式耕作3-4年后要进行一次全方位深松。 2、小麦、油菜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 (1)秋收留高茬(20厘米以上)→免耕播种→田间管理(用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机械收获→全方位深松(两年一次)。 (2)秋收留高茬(20厘米以上)→浅旋→免耕播种→田间管理(用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机械收获→全方位深松。 (二)垄作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技术规程 1、土壤条件 不论实施哪种技术模式,应选择有效土层大于30厘米,耕层20厘米,土壤黏度不宜过重,中等肥力,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坡耕地坡度不能超过15度。 2、根据墒情适时播种当土壤5-10厘米深处的温度稳定在8-10℃、土壤墒情满足种子生长要求时即可播种。 3、种子质量与播前处理待播的种子纯度和发芽率应在95%以上,播前须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药剂处理。 4、前茬处理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地块农作物前茬作物残茬留存田间,作为地表覆盖物,前茬收获后的玉米根茬留高20-30厘米,大豆根茬留高3-5厘米(虽然大豆根茬比较低,但其密度大,能起到防风固土作用)。下一茬作物种植时根据覆盖量的多少、播种机性能及将要采用的技术模式决定前茬如何处理。前茬覆盖量太多或覆盖不均(玉米、小麦、水稻机械收获后秸秆成条铺放,覆盖不均匀)时,进行秸秆粉碎、撒匀,耙地或浅松以适当减少覆盖量、疏松平整表土;玉米秸秆粗而播种机破茬能力弱,不能够保证播种质量时,可以进行拖茬、机械灭茬或浅旋后播种。使用科技含量高、破茬能力强的免耕播种机时,不需要处理前茬,可以直接顶茬播种。 5、深松 (1)种床深松 一要满足分层施肥深度的要求,应深于肥下5-8厘米;二要打破犁底层3-5厘米,种床深松深度18-25厘米。在干旱和坡耕地上最好秋季进行。 (2)垄沟深松 根据土壤类型定松土的深浅,黑土以垄沟下25厘米为宜,草甸土、盐碱土在动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深一些,深松到30厘米为好。深松时间掌握在出苗后提早进行,春季较旱,可与趟地同时进行,即前松后趟。 (3)全方位深松 在秋季进行,以利于蓄水保墒,深松深度30-40厘米。 (4)机械深松 宜在粘性土壤和钙质土壤上使用,沙性土壤因打破犁底层会带来渗漏水肥的副作用,不宜使用。机械深松 应选择在土壤水分含量适宜时进行(含水率15-22%),以便获得工作阻力小、松碎质量好的效果。土壤湿度过小,会使工作阻力增大而导致机件损坏,并且会加剧跑墒。 6、施肥 施肥深度视地温和土壤类型而定。肥料施用做到分层施肥,特别是播种施肥一机作业时,要求肥料与种子间有3-5厘米土壤分隔。种肥与底肥施量分配比例1:2。地温冷凉区施肥要浅些,高岗温暖区施肥要深些,粘重土壤施肥浅些,壤性土壤施肥深些。底肥最好在秋季起垄时施入土壤,若在春季施底肥可与播种一起进行联合作业。 7、播种 要采用精量播种机械进行精播。大垄行距65厘米。播后覆土4-5厘米,镇压强度一般不小于5千克/平方厘米,天旱时要加重镇压强度。 8、除草 根据种植的作物和杂草的类别选择灭草剂。不论采用那种耕作模式都应在播种后3天内及时进行封闭式化学灭草,或在播后苗期进行苗后灭草;药剂浓度要根据土壤墒情、作业速度适量掌握,喷洒时一定按垄沟均匀喷洒。也可以机械辅助苗间除草。 五、 兴安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常用机具 (一)免耕播种机 玉米免耕播种机有兴安盟长江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2BQM-2型、2BQM-4型、2BQM-6型免耕播种机;乌兰浩特市顺源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2BQM-3型、2BQ-4型、2BQ-6型免耕播种机;内蒙古大地农业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产2BQMJ-2型、2BQMJ-4型、2BMJ-4型、2BMJ-8型免耕播种机;扎赉特旗兴义农丰农牧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生产2BJM-2型免耕播种机;任丘市双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2BYCF-2型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产2BMZF-4型玉米免耕播种机;黑龙江省海轮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产2BJG-2精密耕播通用机等。 小麦免耕播种机有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6119型、6124型免耕播种机;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2BF3620型、2BF4526型免耕播种机等。 (二)深松机械 藁城市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产1SZL-300型深松机,黑龙江省勃农兴达机械有限公司产1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西安大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1S-7深松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