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洪雅县茶树修剪技术
一、幼龄期的定型修剪
在茶树幼龄期进行3~4次定型修剪,可抑制幼龄茶树主干的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增加骨干枝数量,迅速形成健壮的具一定高幅的采摘面。
1、第一次定型修剪:在扦插苗移栽后进行。当移栽苗高达25厘米以上时,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留1~2个分枝,剪去顶端新梢部分;茶苗高度不足25厘米时,可留到5月中旬。修剪工具宜用锋利的整枝剪逐株修剪。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口要平滑,剪后留柄宜短。
2、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一般在春茶萌动前的2月下旬~3月上旬进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40厘米。修剪时注意剪去内侧芽,保留外侧芽,以促使茶树向外分枝伸展,同时剪去根颈处的下垂枝及弱小分枝。
3、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 厘米,即离地面40~55厘米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技剪去,促进骨干枝正常生长。通过三次定型修剪后的幼龄茶树,可形成树高40~55厘米、树幅60~100厘米,具有一定数量的、粗壮的骨干枝层。然后采用“春、夏茶打顶轻采,蓄枝养蓬”的技术措施;秋茶后进行轻修剪,即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10厘米,用篱剪剪成平顶形或略带弧形。经过两年打顶轻采养蓬,在茶树高达60~80厘米。
二、成年茶树的修剪
成年茶树需每年进行一次修剪,以保证茶树不断萌发生长较粗壮的新梢。
1、轻修剪: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秋茶停采后的10月中下旬~11月上中旬进行,但封园较晚的茶园和有冻害的山地茶园,则宜在春茶前进行,且宜早不宜迟,以免推迟春茶开采期,影响春茶效益。为了控制采摘面,促使茶树发芽整齐,提高产量、鲜叶品质和采茶工效,—般用篱剪在原有剪口上提高3~5厘米,修剪宜轻不宜重,否则会推迟春茶开田期,造成春茶减产。
2、深修剪:每隔3~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通过深修剪适当降低树势,剪除树冠面上细弱的生产枝,培养健壮树势,提高育芽能力。深修剪一般在秋茶结束后进行,为了减少当年经济损失,也可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用篱剪或修剪机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处的细弱枝条,再用整技剪清除茶蓬中的弱枝、病技、枯枝及下垂枝。
三、衰老茶树的修剪
1、重修剪。重修剪适用于衰老茶园中主枝尚强壮、1~2级分枝也较壮实、上层分枝零乱细弱的茶园和未老先衰的茶园。重修剪的剪位一般离地面40厘米左右,剪后只剩下主枝和1~2级分枝。茶丛中特别衰老的枝条,可将其从根部割除,同时割除自然更新枝中的细弱枝条,保留健壮的更新枝。一般在春茶采摘后的休眠期进行重修剪,用锋利刀具或台刈铗逐枝切割,切口必须光滑平整略呈斜面,重修剪后必须重施肥料。
2、台刈。台刈主要是针对树势严重衰老的茶树,从根茎部(离地5厘米内)割去全部树冠,使根茎部的不定芽萌发组成新的树冠。留桩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发芽不壮,新枝纤细。台刈是用锋利的刀割除枝条,用锯锯断粗大的枝条,忌桩口破损,以避免腐烂,影响发育。有的衰老茶树从根茎部已萌生许多自然更新枝,如这些枝条较粗壮,而同株其他枝条已十分衰老,可用抽刈办法,剪老留壮,利用留下的更新枝条进行定型修剪,组成新的树冠。台刈宜在春季进行,使新枝通过一年的生长达到木质化,便于翌年进行定型修剪。台刈必须结合改良土壤和重施有机肥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幼龄茶树定型修剪——离地5寸定干、第一次剪口上提高5寸剪、第二次剪口上提高4寸剪;成年老年茶树修剪——剪去篷面1寸左右的枝叶(轻修剪)、从树冠顶部往下4寸剪(深修剪)、离地1.2尺留几股叉剪(重修剪)、离地5公分剪(台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