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农副产品供求网

云南省漾濞县水稻生产农药减量控害技术

时间:2025-04-24 来源:  作者:
为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根据不同区域病虫害发生特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理念,合理用药,保障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一、病虫害监测预警
应用信息测报技术,使用田间系统调查等方法,监测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粘虫等发生趋势,定期会商,及时预警。
二、合理布局品种
对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生理小种及生物型进行监测,因地制宜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合理布局。
三、应用生态调控技术
建立有利于水稻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稻田生态系统,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栽培措施,集成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育壮秧。适时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增强水稻抗逆性。
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应用杀虫灯、害虫天敌、生物制剂等农业、物理、生物防控措施防治害虫。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岗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害。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科学使用农药
监测主要病虫害的抗药性,科学指导,合理用药。根据不同稻区需要,确定防治指标,推广高效、现代施药机械,实施精准施药技术。田间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推广“一喷多防”技术,降低农药用量。
秧苗移栽前一周,喷一次“送嫁药”(吡虫啉类+春雷霉素+碧护),防治大田稻飞虱、叶瘟,促进返青。
六、推行专业化防治
建立快速反应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因地制宜,制定服务规范,扩大服务规模,形成区域间联防联控机制,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七、保护稻田天敌
减少人为对天敌生态环境的影响,禁止使用对天敌有杀伤作用的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田埂插草耙、种植蜜源植物,田边种植芝麻和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天敌昆虫,如蜘蛛、寄生蜂、扑食性昆虫等,提供自然控制田间害虫效果。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本网概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