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花生病害主要有根颈腐病、叶斑病、锈病、病毒病等。
一、花生根茎腐病防治技术
1、种子处理:搞好种子处理是防治花生根茎腐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1)、 晒种:在花生播种前,选晴好天气,将花生过晒1~2天后剥壳,既可杀死果壳上的病菌,又可降低花生种子含水量,增强种子活动。
(2)、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防治效果明显。
2、药剂防治:在苗期田间零星发病时及时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花生基部喷雾防治。
二、花生叶斑病防治技术
1、轮作倒茬:花生叶斑病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传播,且病菌只侵染花生,通过与其他作物如小麦、甘薯、谷子、水稻等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2、药剂防治: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
以上药剂均应在发病初期,即田间病叶率达到10%~15%时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亩用药液75~100公斤。
三、花生锈病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及时消除病残体,将收获后的花生枝、叶及时运出田外,充分晒干,可以大大减小越冬菌源,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开好丰产沟,腰沟,田头沟,确保雨过田干。推广大小行种植,改善花生田通风透光条件。
2、药剂防治:当病株率达到15—20﹪时,进行药剂防治,可以结合花生叶斑病一起防治。用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粉剂500—600倍液叶面喷雾,10—15天一次,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四、花生病毒病防治技术
花生病毒病主要有4个类型:即斑驳型、花叶型、矮化型和丛枝型。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严格选种,剔除带毒的小粒仁和紫红色病粒。挑选1~2级标准种仁作种,适时播种。
2、药剂防治蚜虫: 蚜虫可传播病毒病。病毒病的发生程度与蚜虫的发生量关系密切。播种时采取“毒箭”颗粒剂盖种或拌入基肥里,亩用1.6千克。生长期注意查治蚜虫,一旦发生,要及时用40%乐果乳油 +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